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7(2023)》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珲春市人民法院调研课题组撰写的《创新打造“新一代超融合法庭”调研报告》入选并收录在法治蓝皮书中,且是全国唯一一家被收录的基层法院,这既是对珲春法院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极大肯定,也是珲春法院不断巩固和拓展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果。
珲春法院以刘铁峰院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受邀参加蓝皮书发布会。
什么是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7(2023)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受最高人民法院委托,组织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务部门专家编创,旨在展现中国法院信息化的成就及努力的方向,引导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方向的系列丛书。
本次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7(2023)》是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致力于推动信息化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分析,并对中国法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蓝皮书指出,要围绕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充分挖掘利用司法大数据资源,不断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智能化水平。以司法数据中台、智慧法院大脑为牵引,突破技术瓶颈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建设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珲春法院始终以方便人民群众参与诉讼活动、方便法官执行办案为宗旨,不断推动现代科技与司法改革深度融合,持续拓展电子诉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了“多功能、全流程、一体化”的珲春“i-法院”电子诉讼体系。
珲春法院不断巩固和拓展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快速、高效、便利司法服务为需求,开启“新一代超融合法庭”新时代;以“线上庭审”、“线下庭审”、“在线调解”、“司法鉴定摇号”、“远程提讯”和“异步审理”等多维度业务为背景,实现全流程在线诉讼新模式;以“跨网系、多场景、云部署、智能化”为核心,打造内外网实时在线、音视频实时交互的新法庭。同时,还创新性加入了异步庭审功能,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双自由庭审模式。这些创新实践为司法改革和现代司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有效地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满意感和信任度。
珲春法院自2022年1月上线了“新一代超融合法庭”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积累,已取得显著成效,速裁法官办案效率大幅提高,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已缩短至15天,为“i-法院”电子诉讼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珲春法院创新推出的“新一代超融合法庭”,为跨时区、跨地域的涉外当事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线上审理方案,为法官提供更多信息化支持和智能化服务,也让当事人得到了科技与司法融合带来的红利。同时,“新一代超融合法庭”也将成为推进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涉外案件审判的信息化、便利化提供了“珲春智慧”与蓝本。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的任务目标使命在肩,珲春法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多元的在线诉讼服务。同时,紧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诉讼服务新需求,多维度、全领域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使司法服务更人性化、司法过程更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