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坚持科技引领 深化数智赋能|珲春法院实现审执全业务辅助事务集约化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4-04 13:23:10 打印 字号: | |

为全面落实法院审执辅助集约化管理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审执辅助事务工作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健全审执团队工作机制,推进审执辅助事务组织架构重塑和业务流程再造,珲春市人民法院分别成立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制度重塑、数智赋能。

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促工作模式再升级

在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及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模式基础上,紧紧围绕上级法院提出的辅助事务“成熟一个剥离一个”的工作原则,实行“1+5=6”工作运行模式,即:

(一)建立一个中心:设立审判辅助事务集约中心,专司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工作,具体由立案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共同管理。(二)组建五个专项小组:中心下设预审组、送达组、数智组、事务组、审后组。剥离排期、送达、评估鉴定、卷宗整理、庭审记录等十余项具体事务,剥离事务上不封顶,成熟一项剥离一项。(三)实现六个目标:管理集中、职责清晰、操作专业、流转高效、智慧应用、沟通便利。

 优化流程,打造“全周期”闭环式体系。预审组由导诉专员、立案专员、排期专员、财保专员、鉴定专员组成,将诉前分流、导诉咨询、立案审查、应诉排期、财产保全、鉴定评估剥离集约。

依托智能送达管家,引入“法院+邮政”送达模式,全院民商事案件集中由送达组进行送达。根据改革需求,将聚能中心升级改造为“数智组”,负责电子档案的立卷、归目、编目、整合、评查、归档。事务组将庭审记录及报结工作剥离,剥离事项包括庭审记录、外出调查、法官会议、审委会记录等及上诉手续办理、文书送达、卷宗修改、电子数据上报等报结工作。审后组主要负责上诉案件移送及诉讼费用退、缴、移送等工作。各小组协同配合,依托内部管理机制、部门间事务流转机制以及对外诉讼流程规范和优化机制实现工作模式再升级。

二、执行辅助事务集约促执行效果再提升

整合力量提效能。打造执行工作“最强大脑”,推行“1+2+N”辅助事务集约模式,即以1个指挥中心为中枢,下设执行辅助事务集约中心和执行监管中心,N个事务性团队协同配合,承担执行事务窗口服务、案件质量管理、执行案款管理、终本案件管理、决策分析等职能,充分发挥调度指挥、流程管控、决策分析等中枢作用。同时在执行事务服务区设置五个窗口,将执行立案、首次约谈、文书制发、电子送达、网络查控、委托执行等执行事项集约到执行事务中心办理,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细化分工明职责。理顺执行指挥中心与执行实施团队的关系,构建“大中心+小团队”机制,将传统的一人包案到底模式改变为“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团队”模式,成立网拍辅助团队、外勤事务团队、警务保障团队、卷宗归档团队,将执行辅助性事务充分剥离。实行综合事务“专员制”。将人员分成综合监管、节点管控、案件质效、执行案款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配备对应的事务专员,将整个执行局的备勤排班、上报下达、案件质效、超期提醒、案款发放、跟进执行进程、案卷归档、统计分析质效指标,制作各类台账、群众来信及时回复督办等各类综合事务专事专办,充分发挥事务专员机制的最大优势。

三、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珲法亮点”

(一)积极筹划部署,充分整合资源

需求为先,应用为要。珲春法院多次召开推进部署会议,充分听取法官、执行员意见,梳理疏通堵点难点。审视全局,转换思维。将审执团队工作模式由1:1:1转变为1:1:N,在珲春法院已实行的部分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上,抽选精干力量组建专项小组,选任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书记员担任专项小组组长。制度先行,流程再造。出台《珲春市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改革方案》及《珲春市人民法院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实施细则》,细化管理流程,完善工作衔接,细化责任分工,坚持以制度促规范、塑流程。

(二)以改革促改革,庭审记录方式进一步优化

改革后,法庭、书记员由事务组统一调配,扩大庭审记录改革范围,全部民事案件及部分刑事案件实行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方式,庭审录音录像入卷归档,书记员依托语音转写功能做庭审概要记录供法官参考,记录不再入卷。此举将有效解决法庭配备不足问题,同时通过庭审录音录像替代笔录方式倒逼法官更加注重司法礼仪及庭审质量。

(三)精细管理、注重服务,形成科学激励机制

管理部门对集约化小组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以此解决书记员工作不成体系,操作流程不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改革前期利用钉钉软件派单统计功能,综合统计各事务专员工作效率效果,运用RPA技术对事务组书记员开庭次数,法庭审理笔录字数等进行科学统计,将工作量可视化,透明化,人员分散管理职责不明、交叉混岗、工作量饱和度不一的问题迎刃而解。每季度由法官根据实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价,再由管理部门根据庭审活动工作量、派单完成效率等角度进行指标评价,作为年底评优依据,以此形成考核评价书记员业绩的有力抓手。

(四)数智赋能,智能应用助力集约工作高效运转

充分运用现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材料收转系统、智能送达管家、RPA技术在审判执行及行政事务方面的应用,提升集约工作效果。同时,审执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根据信息化运用程度采取分段推进方式,初期采用钉钉软件开源功能,设置派单事项,实现流程衔接、派单督办、统计分析。同步与软件公司沟通开发贯穿审判、执行全流程、全要素的审执辅助事务流转平台,逐步实现辅助事务全程留痕、实时提醒、一体化办公。

审执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是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探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审执辅助事务与审判、执行核心事务实行制度化剥离,并对审执辅助事务实行集中管理,将法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主要精力投入案件研判。下一步,珲春法院将不断探索完善审执辅助事务集约化运作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形成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司法辅助事务的办理效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