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剁手”还是“吃土”?来看看法院的“双11”!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11-04 10:34:41 打印 字号: | |

“双11”期间,

许多人忙着预付款、忙着清空购物车,

殊不知,

这也是电信网络骗子频频出没的时候。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骗你的钱!

你好,我是唯某会客服人员,您在我们这里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现在添加官方客服微信可以进行理赔。

添加微信联系后,对方以验证账户为由,向其发来链接,点击链接并输入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后,其卡上的17万元被转走。

你好,是王小姐吗?我是某通快递员工,您之前网购的商品快递不慎丢失,我们要为您进行在线理赔,理赔价格为购买产品价格的2倍。二人互加某信取得联系后,对方以退还理赔金为由,哄骗其在支付宝“某呗”“某贷”借款到其名下某银行卡内,并通过某信屏幕分享看见其短信验证码。而后,王小姐银行卡内的8万元钱被转走。

常见诈骗手段

1.“双11”时期,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会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派发虚假“双11”红包,诱骗大家点击,以此来盗取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传播木马病毒等。

2.“双11”期间,部分消费者因现阶段资金无法支撑其暴增的购买力,不少人想方设法提升花呗或信用卡额度,而这正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不法分子通常会冒充花呗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广大群众扫描二维码支付,从而实施诈骗。

3.“双11”期间,有不法分子会以“内部购”“独家优惠”或是“退款”“退货”为诱饵向用户发送木马链接。在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的链接的同时,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

注意!

“双11”诈骗高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双11”期间会产生大量资金交易,金额大、笔数多,不法分子企图趁机浑水摸鱼;二是“双11”参与人数众多,且在购物期间容易降低防范心理,不法分子试图通过“广撒网”来实施诈骗。

看看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双11”防诈骗指南让大家捂好钱包,放心买买买!

消费者首先应当树立警惕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轻信陌生短信或来电,同时,“双11”买买买的同时,消费者网购时要选择有网上经营资质等级的商家,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应提高警惕,小心低价诱惑的陷阱,此外,切勿轻易将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提供给“客服人员”,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特别要注意不能提供验证码,这是最后的防线。

万一被骗,要及时拨打电话报警,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相关凭证。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