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则旨在指引人民法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规范应用方式,强化运行管理,以在线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高效支持审判执行活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珲春市人民法院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不断推动现代科技与司法改革的深度融合,以方便群众参与诉讼活动、方便法官执法办案为宗旨,全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多渠道推进诉源治理,让老百姓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实践中,诉讼服务好不好,来往办事的群众最有发言权,珲春法院紧扣实用实效,着力解决提高在线立案便捷度、破解传统方式“送达难”、畅通诉调对接渠道、提升在线庭审、执行效果等问题,把为民情怀植根到司法服务中,于细节处见真章。
走进宽敞明亮的诉讼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区、自助服务区、档案借阅区、立案服务区一应俱全,10余个信息化自助设备,20余项自助服务,实现从“案件接收站”到“多元服务站”的职能转变。提供吉林电子法院网上立案、律师服务平台立案、移动微法院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智能审执衔接立案等多种平台多种选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异地诉讼申请难、来回奔波往返忙已成为过去时。“24小时不打烊”便民服务站为办事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集成申请立案、诉状生成、诉讼风险评估、综合查询、程序性法律文书打印和领取等功能于一体,使司法服务更弹性,便民措施更暖心。
成立集约化送达中心,与软件公司共同研发,率先在全国上线“智能送达管家”系统,系统汇聚了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电话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等各类送达方式,法官一键派送任务,电子法院、审判流程公开网同步发起送达,当事人轻点链接,清晰完整文书立现,送达回证自动回传,实现一体化送达、多点式签收、全流程覆盖的无纸化送达模式。
调解优先,司法在后,有别于以往的“单兵作战”局面,珲春法院以人民调解平台为主渠道,对接风险评估、多元调解、府院联动、在线调解、电子送达、跨域立案等多个平台,实现集约集成效应,提升多元解纷效能。依托在线调解平台,实现在线委派调解、在线生成调解协议、在线回传司法确认,针对调解不成的案件一键转立案系统,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向诉前阶段前移,实现卷宗全在线流转,实现纠纷诉前过滤,解纷组员汇聚,矛盾一站解决。
在线庭审方面,成立电子诉讼融创中心,其中云上法庭支持8名当事人同时在线参与庭审,诉讼方式简单便捷,在线举证质证,笔录在线签字回传入卷;“5G法庭”实现远程调解、调查、开庭、执行和解等操作。依托“物联网+5G”技术,在全省首试5G远程庭审,以“低延时、大带宽、大连接”提升当事人诉讼体验。建设全省首家“便民网络法庭”,实现偏远乡镇群众在线参与全业务诉讼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智能庭审方面,实现智慧庭审全覆盖,语音转写全景应用、编目证据随讲随翻、重要材料随时批注、庭审笔录电子签名、文书制作左看右写、类案法条自动推送、裁判文书签章留痕、电子卷宗自动生成。通过在线庭审、智能庭审实现了电子诉讼庭审环节的全流程在线,通过信息技术与司法服务的深度融合,让司法服务走得更远、更广、更深入人心。
结合区块链技术,主动回应申请人需求,增强审执系统业务联动,实现调解案件一键转立案的审执衔接可信操作,贴出全州首张“区块链+电子封条”,建立“执前和解室”,上线执行便民和解系统;积极打破系统障碍,引入执行电子签章系统,自动生成程序性文书,在线完成执行文书电子签批、加盖电子签章后自动回传入卷。一系列突破与创新无不透露出为当事人把“纸上权利”变为“真金白银”的耐心与决心。
《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的施行将进一步支持和推进在线诉讼、在线调解等司法活动,完善人民法院在线运行机制,对保障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增强人民群众诉讼便利,提升审判质效具有重大意义。珲春法院将在《规则》指导下,以各类在线诉讼和调解平台为载体,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