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三八节特辑】亲情呼叫转移
分享到:
作者:王晶 郎华  发布时间:2022-03-08 10:47:11 打印 字号: | |

作为法院的“半边天”,女法官们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她们穿起法袍就是正义的化身,系上围裙也是勤劳贤惠的妻子、母亲,严肃理性的工作塑造了她们刚毅果敢的个性,温柔善良的心灵让她们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群众的需求。

近日,一起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在珲春市人民法院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民法庭庭长王晶的主持下成功化解,最终准予变更监护关系。案件当事人王某(化名)向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民法庭递交了两份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申请书,要求撤销其嫂子李某(化名)对其侄子王某男(化名)和侄女王某女(化名)的监护权,同时指定其为二人的监护人。

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民法庭接到申请书后当日立案,当日开展调查。经走访了解到,王某男和王某女的母亲李某2012年就独自回老家生活,再未与两个孩子相见,也未支付抚养费。2019年,两个孩子的父亲和祖父母相继去世,两孩子就相依为命居住在廉租房内。叔叔见状心疼不已,为了给两个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特提起诉讼。且孩子们的两位姑姑亦同意由王某为二人的监护人。

走访后,如何联系李某成了最大的困难,经过不断的尝试,王晶发现使用智能送达平台失联修复功能可以查询到李某的联系方式和居住地址,通过电话联系,得知李某现居住在甘肃省。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在征求了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王晶利用“便民网络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双方当事人均通过微信“出庭”小程序参与庭审。庭审中,李某承认了此前对兄妹二人确实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同意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同意由王某作为兄妹二人的监护人。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在线签字回传,经李某同意,通过智能送达管家系统将民事判决书顺利送达给了李某。

兰心慧质不染尘,璞玉浑金自有情。案件的顺利办结,离不开人民法庭的“智慧加持”,更离不开法官春风化雨的耐心调解。人民法庭作为人民群众感受司法温度的最前沿,当事人矛盾纠纷解决的最前端,需要审理各类案件,女法官们同样面临各种风险和考验,但她们用实践证明,让人民群众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数字红利”的同时,也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