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珲春法院《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的珲春模式》被《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收录
分享到:
作者:李娜  发布时间:2020-06-04 10:00:44 打印 字号: | |

2020年6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发布暨2020年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立足于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对信息化建设成效与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分析。

蓝皮书指出,各类数据充分表明,2019年是智慧法院由初步形成向全面建设迈进的第一年,这一年中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思路更加务实、进取,始终坚持以司法为民为主线的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回应和弥补了以往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全国各级法院有效落实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创新应用取得较大突破,智慧法院顶层设计、审判执行智能化建设、诉讼服务建设、司法大数据管理取得长足进步,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在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实现法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化,全面实现办案管理精准化,审判执行服务管理智能化,切实提升司法服务有效性等方面成效显著。

2019年2月,珲春法院被最高法确定为全国法院系统“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案件归档方式” 7家试点法院之一,经过实践探索,2019年11月,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在珲春法院全面铺开。

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根据电子卷宗十二项技术标准、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的“五性”标准以及电子档案单独存储、双机热备、异地备份要求,个性开发应用软件,进而实现制式文书自动生成、电子签名板全景应用、电子签章即时套打、材料收转全程留痕、区块链数据全程校验、卷宗档案数据即时备份。

将立案到结案归档各个节点的工作要点、时限要求、流程标准、岗位指引和文书样式嵌入信息化办案平台,实现对已完成事项的全程留痕、待完成事项的提示催办、将到期事项的定时提醒、有瑕疵事项的实时预警、违规性事项的及时冻结等自动化、静默化辅助功能。

珲春法院建立珲春法院“智链”,以法院业务+区块链底层技术有机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区块链平台,成功接入最高法“司法链”、吉林高院“吉林司法链”。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功能,检测和分析所有节点上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每份卷宗操作信息在每个节点上均有背书。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等,保障电子诉讼文件在形成、接收、归档、利用等阶段符合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珲春法院将以《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对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订意见,定期总结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工作中的方法、经验。做好相关审判流程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细化流程管理,在不断完善标准中改善和提升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工作水平,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品牌。


 
责任编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