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译为:我)10月份有个案子,到法院打官司,我汉语说的不太好,对方又是汉族,还好尹美淑法官非常热情,既会说朝语也会说汉语,法律解释的非常好,案子办的‘早阿呦’(译为:非常好),为我们朝鲜族老太太提供了方便。”朝鲜族老阿迈感激的说道。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一座县级市,这里朝鲜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6%。近年来,珲春市法院高度重视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保障工作,在切实推进朝鲜族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权利保障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流的朝汉双语诉讼服务,使司法便民更显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一是大力加强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双语法律人才,建立了朝汉双语人才库。对新招录精通朝鲜语的干警,有意识地放到审判执行一线进行锻炼,同时选拨政治过硬、业绩突出、审判能力强的双语法官助理走上员额法官岗位。鼓励精通朝鲜语的法官干警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干警双语诉讼工作的水平和能力。通过持续不懈的培养锻炼,该院法官干警的双语诉讼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诉讼服务中心突出“双语”特色。设立朝鲜语诉讼服务窗口,配备朝汉双语业务骨干,为朝鲜族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答疑解惑等服务。规范使用设置朝汉双语标识,诉讼服务中心门牌、窗口职能、审判流程图、台签等全部使用规范的朝汉双语标识,让群众一进门便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文化氛围及人性化司法服务。
三是加大双语诉讼的普及、推广力度。组织朝汉双语法官,共同翻译并印制了各类法律文书模板及诉讼指南、诉讼风险提示、最新诉状格式等法律文书样本,供群众阅览使用。组建了朝汉双语“普法宣讲队”,采用法制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分别深入学校、社区、村屯进行普法宣传,受益群众数万人。
据了解,截至9月30日,珲春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578件,已结3390件,其中涉案当事人为朝鲜族的约占24%,服判息诉率明显提升,司法满意度再创历史新高。扎实开展的双语诉讼工作,为当地朝鲜族群众提供了贴心的法律服务。